当前位置:首页>>教师频道>>教育教学

教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浏览:8789  日期:2009-06-02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吴晓燕(生物组)
 
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是微观、动态的过程,因此这节课要重点讲解“染色体变化”,并用建模、比较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规律的总结和观察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与有丝分裂作比较。
2、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并且能够识图与绘图。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DNA数目变化。
4、理解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5、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分析:
前面《有丝分裂》的学习为这节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这节课知识又为后面遗传规律的学习埋下伏笔。所以,上好这节课,是承前启后的必要环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有丝分裂》,试分析一个问题:如果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只有这一种分裂方式,亲代与子代之间的染色体数目将成什么关系?
学生推理: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将和体细胞一样,那么后代的染色体数目将比亲代染色体数多一倍。
反思:如果这样,生物前后代就不会出现相对稳定。
结论:必定存在一种能让生殖细胞减半的分裂方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减数分裂)
进入新课:
1、减数分裂的概念:
学生看书,通过对“发生对象,发生时间、特点、结果”的分析,然后准确地叙述减数分裂的概念。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2、精子的形成过程:
(1)为了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先对相关概念予以讲解。
按“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的顺序讲解后面四个新概念,着重讲解“同源染色体”。
(2)学生分四大组自学,布置学习提纲如下:
a、精子形成场所在哪里?
b、减数分裂可以人为的划分几个阶段?
c、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各时期特征是什么?
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各时期特征是什么?
e、以一对同源染色体为例,画出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3)20分钟后,各组派代表交流学习内容。
(4)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以下两个知识点:
3、课堂小结: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特征: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特征: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特征:无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第二课时
首先复习精子形成过程(请几位同学分别叙述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
1、直接进入卵细胞形成过程学习。
6分钟时间给大家自学,同桌为一组,共同探讨,找出精卵细胞形成的异同。
2、交流总结:
(1)异同点:
相同点: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相同
不同点:场所,产生生殖细胞数目,细胞质分裂方式,是否需要变形。
3、受精作用
受精的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实质: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精子细胞核内的n条染色体与卵细胞内的n条染色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2n条染色体的受精卵细胞核。
4、教师小结
5、习题练习
(1)人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内的DNA数目分别是                                       
(2)兔子的一个精子中DNA重4*10-12g,问其红骨髓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核DNA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