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陈士榘
▲ 1993年6月9日,陈士榘上将回母校龙泉中学。
从军报国
陈士榘,原籍今荆门县陈家新集。
1909年4月14日出生于武昌黄土陂的一个职员家庭。
1921年转入荆门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升入省立十四中(今龙泉中学)。读书期间,有两位老师给他以重要影响。一位是胡孟平,中共党员,在龙泉中学任教。陈士榘参加了胡孟平办的夜校学习,开始听到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和革命军这些名词,虽然并不深知其内涵,却在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另一位是讲地理课的覃老师。覃老师上课时指着中国地理大挂图,讲述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路线,诉说一条条丧权辱国的条约和一块块被帝国主义列强割占的土地、租界以及大量赔款。陈士榘听了震动心弦,萌发了要当兵报国的强烈愿望。
1927年在家乡参与组织农民协会,同年到武昌参加湖北学生军事训练班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学习结束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当兵。
1927年9月,陈士榘随军参加由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编入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团教导队任区队长,随部上井冈山参加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同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1月任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常委,参与领导农民分配土地,发展革命力量。
1928年春,陈士榘任第一师第一团教导队区队长。同年8月30日,参加了黄洋界保卫战。黄洋界保卫战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排长。
1929年5月,陈士榘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副大队长,1930年春任第三纵队司令部参谋,同年夏任红一军团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参谋处处长。1931年任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参谋长、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曾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10月,陈士榘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任红一军团教导营营长,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四师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所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战役第三次“围剿”。
1936年6月,陈士榘奉命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同年12月毕业后,调任陕北红三十军参谋长,不久任三十军代理军长、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校长。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一方面军编为第一一五师。陈士榘任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参谋长,随后开赴到山西抗日前线。
1937年9月为配合友军作战,参与组织指挥所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与友军一道,经过一天激战,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品,一举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
平型关首战告捷后,陈士榘率部连续出击进犯日军,参加了广阳伏击战。进到汾河流域后,广泛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参与了开辟晋西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先后击溃和围歼日军2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保卫了黄河河防和晋西抗日根据地。
1939年,陈士榘任晋西支队司令员。1940年7月率部到山东后,任第一一五师参谋长。1942年任滨海军区司令员。1943年陈士榘组织指挥部队进行了攻克赣榆县城等战斗。1944年在山东攻势作战中,率部恢复和扩大了滨海抗日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