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校园资讯>>龙中快讯

家校携手,温暖同行 | 龙泉中学高一年级家校共育座谈会圆满举行

浏览:253  日期:2025-03-14

  为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高一年级家校共育座谈会于3月12日下午在阶梯教室温情召开。学校领导、高一班主任代表和家委会成员齐聚一堂,共谋发展,为学生的成长之路凝聚智慧与力量!

  党委委员、副校长舒中强对参会家长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肯定家校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家校携手方能共育英才,同心同行才能行稳致远。面向新阶段,他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健全沟通机制,畅通信息渠道;二要创新合作形式,增强互动实效;三要整合优质资源,拓展育人空间。家校同心,方能助力学生成长;协力共进,才能托举美好未来。

  政教处负责人张刚详细解读龙泉中学家校合作政策,强调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并系统介绍学校德育工作规划:以五育并举为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以活动育人为载体,开展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实践课程;以沟通共育为桥梁,定期召开家长会,健全家校交流平台。家校携手,同心共育;立德树人,协力同行。

  高一年级主任卢晓峰向家委会介绍了高一年级的整体情况。他从三个方面作了详细说明:一是学业进展稳步推进,各学科组教研活跃,考试安排科学有序,学生学习状态积极向上;二是校园活动丰富多彩,既有象山春游研学、学科组特色活动、课后体育锻炼等常规实践,又有清明扫墓、五月红歌会等主题活动,涵养家国情怀,陶冶道德情操;三是管理举措精准高效,实行班级量化考核,强化手机规范管理,落实班主任值日巡查,确保学生高效学习、健康成长。

  高一班主任代表王刚泉老师结合自身班级管理经验,分享了自己“做一名有温度的教育者”的心得体会和具体做法。他认为,教师应该坚持教育的“一厘米之变”,只有不放弃任何一次改变的机会,才能保有内心的善良与理想。坚持在一厘米的教育细节上发力,做出改变,才能给予孩子充满人性和美好的教育,真正成为有温度的教育者和学生的良师益友。

  高一(7)班家长代表何俊杰家长结合自身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提出了家长普遍关切的问题:怎样帮助孩子正确面对高中学习压力;如何及时发现并正确疏导孩子的情绪问题。何俊杰家长希望学校能够定期反馈学生表现,便于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家校携手,共同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会后,我们收到了参会家长代表们的暖心反馈:

高一(1)班家长代表

参加这次家长座谈会,让我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校领导、年级组长、优秀老师代表王老师的发言,我了解到学校在注重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还开展了许多活动,让孩子劳逸结合,而不是让孩子成为学习机器。王老师的发言让我看到了龙泉老师的精神,王老师提出的每一项数据和讲述的亲身经历的事情,让我眼眶渐渐湿润,有心疼有感动,学校有视学生为家人的领导,有用心教导和无微不至的老师,这让我对学校的教育质量更加有信心。这次座谈会,卢老师还贴心地为家长整理意见回复,让我们家长实实在在看到学校的用心,家长代表也提出了一些孩子在学校遇到的问题,校领导也一一进行了回复,最后校长的发言中多次提到了两个字——“家人”,这深深打动了我。老师如同父母,传授知识,教导人生,这不就是家人吗?

高一(2)班家长代表

这次座谈会拉近了家长与学校的距离,消除了一些因为沟通不畅引起的误会,坚定了家长的信念和决心,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各项工作,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来,为孩子的茁壮成长而努力!这次家校共建让我们收获多多,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更加优化教学资源。学校大量引进年轻师资力量,我们从将信将疑到逐步认同,年轻老师有活力、有冲劲,希望学校能够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帮助这些年轻老师更快成长,让孩子们获得更加优良的教育资源,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4)班家长代表

通过此次家校座谈会,让我获得了一些启示:一是建立“一家人”思维。相信相信的力量,变“搞定孩子”转变为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强化沟通交流,深化彼此理解,变家长、学校单一发力为同向发力。二是整合资源,变家长教育服务对象为教育参与主体。挖掘各方需求、家长特长,建立平台,拓宽家长参与校务的渠道和家长互助平台,发挥家长在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安全监督、活动策划等方面的志愿支持作用。三是建立反馈评价机制,以人文关怀为基础,以学生、教职工、家长、社会各方为参与主体的综合评价,统筹各方利益需求建立适合长远发展的目标。

高一(9)班家长代表

今天有幸参与家校共育座谈会,深感责任重大,收获颇丰。我深刻体会到,高中阶段不仅是知识积累的黄金期,更是青少年价值观塑造与人格完善的关键期。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年级主任卢晓峰老师的发言中那句“不放弃、坚持搞、高考绝对不是这个分数”。前天还因为自己的不耐心,不包容,跟孩子发生了冲突,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这几句对于我来说就是及时雨,要相信孩子那颗向善向上的心。面对升学压力与青春期成长的双重挑战,家校之间需要更紧密的沟通与合作。作为家长,我们既要学会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倾听者”和“引导者”,也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形成育人合力。 

  教育是春风化雨的相遇,是家校同频的回响。今日的对话已播下希望的种子,愿未来家校同心、携手耕耘,静待每一株幼苗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