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校园资讯>>教育新闻

两会代表委员谈2012年教育投入实现4%的目标

浏览:7851  日期:2010-03-08

应明确地方政府教育投入责任

——代表委员谈2012年教育投入实现4%的目标

  ■本报记者 蔡继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目标。实现4%的目标,对教育发展意味着什么?由此增加的教育经费应当花在何处?如何将这一目标落到实处?这些问题成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实现4%目标意味着什么

  无论是在委员分组会上,还是在与委员们的交谈中,记者都强烈感受到,委员们对《规划纲要》文本中明确教育投入4%的目标时间表给予高度评价。一些委员甚至主动帮记者算起账来。

  根据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3亿元。如果按GDP年增长率8%估算,2012年全国GDP将达422448亿元。按4%计算,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将达16898亿元。

  若把这个数字与2008年相比,教育投入的绝对增量是相当可观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8年全国GDP为300670亿元,当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为3.48%。算起来,2008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0463亿元。也就是说,2012年全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比2008年增加了6435亿元。粗略估算,从2008年到2012年,每年新增的教育经费超过1600亿元。

  1600亿元的经费对教育意味着什么?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1000多万名教师计算,如果这些钱用来给他们增加工资,每人将增加1000多元

 如何用好新增教育投入

  4%的教育投入比例到底算不算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统计数字,自1980年以来,全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稳定在4.7%至4.9%,较发达地区为4.9%至5.1%,欠发达地区为3.8%至3.9%。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郭传杰分析说,我国的教育,无论是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近些年都在规模上取得了突破,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留下了大量的欠债,比如,义务教育还有大量“普九”欠债,高等教育在前些年的规模大发展中也欠下了巨额债务。

  “下一步,我们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些都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郭传杰说。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建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他说,中西部地区省份的政府财政实力有限,对教育的投入力不从心。“4%的教育投入目标,如果能够实现,教育投入的绝对增量是很可观的,如果好好规划,可以解决很多教育发展上的问题。”

  各级政府需作出艰苦努力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表示,对实现4%的目标信心很大,同时感到难度不小,因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还取决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009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20.4%,低于各国平均水平10个左右百分点。

  丁学东说,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求财政重点保障的,包括教育、农业、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点支出项目比较多,而短期内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实现4%的目标还需要各级政府作出艰苦努力。

  对此,很多代表委员表示理解,并积极为实现4%的目标出谋划策。“对教育投入,仅明确4%的目标还不够。”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说。他认为,《规划纲要》文本在提出教育投入时间表的同时,还应当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责任,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应至少不低于2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蔡克勤也认为,4%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针对我国财政支出项目多的客观原因,蔡克勤说:“政府可以通过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行政支出来提高财政性经费的使用效率,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教育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