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8883 日期:2009-03-09
核心提示: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缺少“大师级”人物,都是文理分科惹的祸吗?愈演愈烈的“择校风”如何才能有效消解?教师成为国家教育公务员能带来哪些好处?……
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缺少“大师级”人物,都是文理分科惹的祸吗?愈演愈烈的“择校风”如何才能有效消解?教师成为国家教育公务员能带来哪些好处?……8日,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黄冈中学校长陈鼎常,在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就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发出了“湖北声音”。
没有诺贝尔奖和“大师”,都是文理分科惹的祸?
应慎重对待高中文理分科
“高中文理分科问题,我认为应该慎重对待,不宜‘一刀切’。”8日,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说,教育改革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头脑发热”。
他说,目前,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已开始推广,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依据文理分科来设计的,而若马上取消文理分科,课程改革又一下子跟不上,将会导致高中教学一片混乱。目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对于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并无实质性的意义,而只要对高中课程与教学进行合理改革,继续保持文理分科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他举例说明,有些人说国外发达国家文理不分科,这种观点站不住脚。他自己曾到日本多所学校就文理分科问题调研过,日本的高中与我国一样,高一不分科,高二、高三文理分科,但文科与理科开设的课程基本一样,只是课时多少不同。
全国人大代表、黄冈中学校长陈鼎常,对周洪宇的观点表示赞同。
当前,认为高中应取消文理分科的主要观点有哪些?陈鼎常代表列举了3个主要的观点并一一进行了阐述。
观点一:文理分科导致学科偏差,因此我国尚未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也缺少“大师级”人物。陈鼎常代表反问:国外有些分文理科的国家(如日本),不照样拿诺贝尔奖吗?
观点二:文理分科导致文科生缺乏科学精神,理科生缺乏人文精神。事实果真如此吗?陈鼎常认为,高中阶段只有3年,而分科才2年,难道2年时间分科就“导致文科生缺乏科学精神,理科生缺乏人文精神”的现象吗?
观点三:学生考9门课有负担,考1门课也有负担,负担不是分科理由。陈鼎常代表认为,量变会引起质变,1门课的负担和9门课的负担能相提并论吗?
他说,许多人对高中文理分科的诟病,就是分科过早导致学生偏科,不利于“通才”的培养。一些人谈起那些远去的文理兼修的大师,总是喟叹不已,比如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才华横溢,术业多攻,除了数学,在历史、音乐、画画、诗词等方面也皆有所长。还有苏步青、钱学森等大师都是文理兼修。但别忘了,除了这些“通才”的故事,现实中也有许多“偏才”的佳话:历史学家吴晗,数学考了6分而被清华大学历史系破格录取;大学者钱钟书,数学考15分被清华大学外语系破格录取;导弹专家钱伟长,当年考清华大学时物理只考了5分,中文和历史却考了两个100分,先进了文科,后转攻理科而大器“晚”成……试想,当初如果大学坚持“通才”标准,这些大师们早就被“扼杀于摇篮”了。